很多朋友想了解關於馮霞的一些資料信息,下麵是(揚升資訊www.balincan8.com)小編整理的與馮霞相關的內容分享給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她們是戰“疫”中的勇士;也是家中孩子的媽媽。麵對疫情,她們像“超人”一樣衝在了前線。而孩子們,可能並不那麽理解“疫”意味著什麽,但他們卻用自己的方式為前方的媽媽加油,渴望著“春暖花開,媽媽可以回家抱抱自己。”
“既然被人需要,必當義無反顧”
這位媽媽馳援武漢
日前,桐鄉市第一人民醫院呼吸內科護理組長鍾躍看到自己所在科室工作群裏發出需要抽調一名護士支援武漢醫療隊的相關通知後,第一時間選擇了報名,馳援武漢。
△鍾躍與女兒張宸夕
鍾躍的一舉一動,深深影響著正在讀二年級的女兒張宸夕。最近,她用文字表達了對媽媽的敬佩之情。
我的媽媽是大家口中的白衣天使,她有著一張娃娃臉,大大的眼睛,平時喜歡紮個馬尾辮,長長的辮兒走起路來一晃一晃的,特別的青春有活力。因為她是一名護士,工作特別辛苦,經常要加班,有時忙起來我都看不見她的人影。
大年三十,我們一家人正其樂融融地看著春節聯歡晚會,期間媽媽接了個電話,做了個選擇後,她就變成了叔叔阿姨們口中的最美“逆行者”。我不太明白什麽是“逆行者”,爺爺告訴我武漢那裏有個很厲害的冠狀病毒,但媽媽不畏艱險去往前線治病救人。我一聽,心裏有點擔心媽媽,但想想我媽媽是白衣天使,天使有魔法,除了能救別人,肯定能保護好自己的。
媽媽出發的那天,我緊緊地抱著媽媽問:“媽媽,你為什麽要去武漢?”媽媽微笑著摸摸我的頭說:“既然被人需要,必當義無反顧,長大後你會明白的。”我看到媽媽微笑的眼裏閃著淚光,我再一次緊緊地抱著媽媽。我心裏有很多的不舍和擔心,但看到新聞裏新型冠狀病毒的嚴重,我明白了媽媽的決定,我相信媽媽,也支持媽媽。
是的,我現在的首要任務就是好好學習,這樣長大了才能成為一個有用的人才,才能和媽媽一樣被人需要,我為有這樣的媽媽而感到自豪。我會在家乖乖地等著媽媽,和媽媽一起給武漢加油,給中國加油!等媽媽凱旋歸來,我會牽著媽媽的手告訴她:我的媽媽是最棒的!
“送給媽媽的裏(禮)w㹢
孩子的話語給了媽媽更多的力量
2月1日傍晚,梧桐街道大發社區的工作人員馮霞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家,卻意外接到了一個特殊的“挑戰”,發起人是她8歲的女兒小語墨,“挑戰”的內容是通過一張地圖,找到藏在家裏的“寶藏”。
從戰“疫”前線回來的馮霞,還是打起精神來開始了“尋寶”,最後在儲藏室裏發現了“寶藏”——一封信。
“s㲮g g䛩 媽媽的裏(禮)w㹢“媽媽x䫮 k甠le”“我愛你媽媽”,才剛上一年級的小語墨還不能很好地掌握漢字,但是她用夾雜的拚音寫出了想對媽媽說的心裏話。信上還有一顆愛心,背麵也認真地寫上了郵編。“收到這封信的時候,真的是特別感動。”馮霞笑著說道。
送禮物這天對小語墨來說,無疑是個“大日子”,她幾天前就已經寫好了信,卻很難見到媽媽。這幾天,她還反複詢問奶奶“媽媽什麽時候回家”。
“小語墨跟我說,她寫這封信是因為晚上做了一個夢,夢到我帶她出去玩。但現實生活中,我天天在防控疫情前線,沒法帶她出去玩,聽完我覺得很心酸。”馮霞說,小語墨就讀的是寄宿製學校,平時隻有周末回家,原本她想用這個春節假期好好陪伴女兒。
“但是同時又覺得充滿了力量,她用她小小的身軀,給了我工作的動力,讓我充滿了勇氣,也讓我更想要去守護像她這樣千千萬萬可愛的孩子。”
一篇初中生作文
這位媽媽有擔當
桐鄉市現代實驗學校學生劉思怡的父母,都是這場戰“疫”中的“逆行者”。用她自己的話說,“我的爸爸是一名醫生,我的媽媽是一名基層工作人員,他們是最美的‘逆行者’,我為他們感到驕傲!”
△劉思怡與媽媽的合影
最近,劉思怡寫了一篇題為《黑暗之後是黎明》的作文 ,記者為大家節選了一部分。
“好的,我知道了。”媽媽放下手中的電話,雙眉緊蹙。“怎麽了?”我問道。“有居民反映,有人剛從武漢回家,我得去看看,今年的年夜飯怕是不能和你們一起吃了。”媽媽匆匆向門外奔去,來不及留下一句告別,隻是臨走前深深向我望了一眼。她的眼中有抱歉,有果斷,有義不容辭的堅決,還有我讀不懂的情愫。
春節本該是闔家團圓的時候,但我的父母卻為了防控疫情勇敢地站了出來。放棄假期,放棄團圓,隻是為了更多人的團聚與安康。
媽媽作為一名基層工作人員,每天早出晚歸。在寒冬臘月裏,她騎著電瓶車,一條街一條街地巡查有沒有開張的酒店、商鋪,告訴他們疫情期間的注意事項,她的手總是被凍得通紅。對於防範意識差的居民,她和同事們一家一家上門宣傳疫情防控措施,演示口罩的正確戴法;一旦有外地歸來的人員,他們就上門調查登記,及時上報。屬於媽媽自己的時間很少,她隻能在午休時匆匆回來看我幾眼。我想給媽媽一個擁抱,但她卻說:“離媽媽遠點,媽媽一直在外麵工作,不安全。”
她們都是孩子眼中的“最美媽媽”
桐鄉市實驗小學教育集團城北小學一年級學生朱玟潔的媽媽,是一名心理醫生。這段時間,她所在的醫院承擔了桐鄉市民的疫情心理熱線的接聽工作,以及桐鄉市各個醫學隔離點人員的心理防護與危機幹預工作。
即便是晚上,心理熱線響起或者微信留言谘詢平台有市民留言時,朱媽媽總會第一時間轉換身份,因為她知道,比起身邊的女兒,電話或微信那頭的人更需要她。通常,她會和女兒說:“媽媽要工作了,你安靜待會兒。”
2月2日上午,“宅”在家的朱玟潔用稚嫩的小手畫了幅畫,給媽媽一個驚喜。
最近,桐鄉市實驗小學教育集團北港小學501班的學生們以手抄報的方式,致敬最美“逆行者”。
朱逸爾手抄報裏的主角,都是他的家人。媽媽作為綜合行政執法隊伍中的一員,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貢獻著自己的力量;爸爸在前線奮戰,統籌網格隊伍,確保每個關口不遺漏;爺爺是石門鎮桂花村的一名黨員,負責村裏的疫情防控宣傳……
記者電話采訪了朱逸爾的媽媽,她告訴記者,這段時間,家裏兩個孩子都是奶奶在照顧,還好大女兒朱逸爾已經五年級了,很懂事也很獨立。“前幾天女兒特意問我們在忙什麽,沒想到是在寫我們,真的挺感動的……”
家人的理解和支持,給了媽媽們莫大的鼓勵。感謝你們,“超人媽媽”!也感謝,每位“超人媽媽”背後的你們!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